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of dynamic
浙江省医院协会互联网医院管理分会成功举办第五期“技术赋能”系列学习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3-12-21

图片1.jpg

12月8日,由浙江省医院协会互联网医院管理分会主办的“浙江省智慧医院建设之‘技术赋能’系列交流学习会”(第五期)在杭州举行。会议以“智慧医院建设顶层设计与建设”为主题,邀请了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建平等专家带来专题分享,旨在促进和规范全省智慧医院建设,引领医院数智化驱动高质量发展,吸引了近百位代表参会。

 图片2.jpg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浙江省医院协会副秘书长申屠正荣致辞表示,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智慧医院建设相应的测评考评方针,以评促建,以评促用,为我国智慧医院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智慧医院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程,需要通过科学的、长远的、系统的顶层设计,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顶层设计是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智慧医院建设需要有明确的总体规划、系统架构和设计方案。其次,顶层设计是总体规划的具体化,需要将抽象的规划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行动。第三,顶层设计是面向实践的哲学思想,顶层离不开底层和基层,需要不断从基层和群众中汲取智慧。第四,顶层设计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系,是医院对于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思考,以及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与资源配置原则、组织与人才机制设计。

 

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建平以“智慧医院顶层设计与建设”为主题,从政策要求与顶层设计、互联互通标准与技术、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全覆盖业务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数据治理、技术实施方法与路径等角度带来近2小时的专题分享。

胡建平主任指出,智慧医院是指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为核心,全面深度支撑引领创新医院全方位业务应用,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医院。智慧医院建设以新一代医院数据中心建设为基础架构,整合建设全覆盖业务系统,提供优质业务服务,通过全生命周期数据治理,打造面向医院的全周期完整数据资产体系,深度开展数据挖掘,发挥数据最大价值。在新一代医院数据中心建设方面,要充分考虑业务系统对有效性、可用性、可扩展能力、安全可控、业务连续等方面的要求,以软件定义的理念,实现基础设施“一个池”、应用支撑“一张台”、业务协同“一体化”、决策管理“一门户”、健康服务“一站式”。在全覆盖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要以新一代医院数据中心为底座、采用微服务与SOA混合的技术架构路线,业务协同在企业服务总线(ESB)上进行服务编排,采用spring boot框架,通过容器化技术部署、管理和监控实现对微服务的管理。在全周期医院数据治理方面,要通过建立组织架构,明确管理职责要求,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确保数据统一管理、高效运行,并充分发挥信息价值。

胡建平主任还介绍了智慧医院建设顶层框架模型(HIWV模型),该模型有四个层次,即核心价值层、信息支撑层、智慧业务层和目标价值层,以促进健康为中心,通过建设新一代医院数据中心,开展医院数据治理,完善医院业务应用信息系统,促进医疗管理、临床服务、基建后勤、医疗教研、惠民服务和区域协同等智慧业务,进而优化医疗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管理效能、控制医疗成本、提升医疗质量、促进学科发展。

 

浙江省医院协会互联网医院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魏国庆以“融合创新,提供高质量互联网医疗服务——浙一互联网医院管理实践”为主题带来分享。他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的业务流程模块及运营管理实践经验。浙一互联网医院开发了八大基础功能,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服务,升级开具检验检查、处方、入院单形成医疗闭环,线上线下相结合,让线下医疗更高效。便捷门诊医生排班3分钟快速接诊,为诊断明确且因相同疾病就诊的复诊患者提供预就诊服务;提供复诊患者专属通道,探索推行一次性全流程诊疗便民服务等,改善就医服务,提升患者体验。

 

浙江省中医院院长助理娄海芳以“智慧中医院建设实践与探讨”为主题带来分享,他表示浙江省中医院以“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为抓手,深化数字技术在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各方面的应用,创造更多更好的中医诊疗多跨场景,推动中医药生产变革。致力于建设1个体系、5个标准,即中医门诊病历标准、中医处方标准、中药数字编码标准、中药饮片规格等级标准、非药物疗法数字编码标准;围绕1个目标,赋能中医智慧大脑、互联网医院、中药材全链条溯源、中医智研服务、中医资源分布、中医健康管理监测、中医文化库、名中医传承等N个场景。

 

之后,衢州市人民医院院长叶金林、杭州市中医院副院长王弋、义乌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金悦,围绕医院信息化、数字化等话题进行了互动分享。

 

叶金林院长表示,衢州市人民医院在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医保信用付、云陪诊等信息新技术将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开拓为患者诊前提醒、诊中全程陪诊、诊后连续性服务的“无感就医”新模式,该模式获得了省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优秀案例。

 

王弋副院长表示,“在杭州市中医院,一部手机走遍医院已成为患者们习以为常的事。在为患者们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同时,也应思考如何对医务人员有温度。信息化的运用助推了诊疗行为的规范化,但也对医生的诊疗行为干涉越来越多,一定程度增加了医务人员的负担,如何提升医生使用体验,这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金悦副院长表示,当前医院对于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更新换代普遍提上日程,但若在老的信息系统的上“缝缝补补”,容易导致数据不能实现自由利用,也不能应对不断涌现的新需求。医院信息化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

 

当天会议,由浙江省医院协会互联网医院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办公室主任林辉,宁波市第二医院副院长郑祺两位嘉宾分别主持相应环节。

 

互联网医院管理分会供稿


上一篇:浙江省医院协会外事工作专业委员会成功举办第一届三次全体委员会议暨 2023年学术年会 下一篇:浙江省医院协会病历管理专业委员会成功举办2023年学术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