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Cooperation
浙江省医院协会2024年第三期医院书记院长圆桌会在杭举办
发布时间:2024-09-18

微信图片_20240918154533.jpg

9月13日下午,浙江省医院协会在杭州举办2024年第三期医院书记院长圆桌会,来自全省60余位医院书记院长参会,协会会长马伟杭,浙江省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处处长刘小舟,协会秘书长梁立强,副秘书长周建新、申屠正荣、项海青参加本次会议。会议以“智慧化未来医院建设”为主题,进行了主题报告、经验推荐和总结,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医院建设,通过经验交流与实践互鉴,帮助医院持续优化管理,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创新载体,通过智慧化手段,提升医院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为全省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本次圆桌会由浙江省医院协会、新华网浙江分公司共同主办。会议通过新华网进行线上同步直播,会议结束当天观看量达近120万人次。新华网客户端以《浙江省医院协会2024年第三期医院书记院长圆桌会在杭举办》等2篇文章对本次圆桌会进行深度报道,阅读量累计高达175万人次。


马伟杭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在健康中国和数字中国战略下,推动智慧化未来医院建设显得尤为紧迫,智慧化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政策如数字消费、健康消费也为医院转型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马会长提到,浙江省自2022年提出未来医院这一创新理念,并在《浙江省未来医院建设白皮书(1.0)》中制定了“1-3-5-7”总体架构,强调未来医院与智慧医院相通但不同,未来医院是一个开放且无围墙的概念,更具社会属性,应当在智慧医院的基础上,把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领域中去。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浙江省各级医院已为推动医院发展现代化付出了诸多努力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今天的会议旨在汇聚智慧、分享经验,共同促进新质生产力转化成新质医疗服务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和百姓福祉,谱写智慧化未来医院建设新篇章。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浙江省人民医院数字医疗首席专家金东围绕《未来医院智能化发展战略与实践探索》主题,从技术、规划与实践案例三个方面对人工智能与医院未来发展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主题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LLM)到AI Agent等技术的更新迭代,为推动医疗行业的智能化进程的注入新的活力。金教授表示,在规划智慧化未来医院建设时,应聚焦于以院长驾驶舱为起点的智慧医院建设,利用AI驱动的数据底座和多个专业化平台,实现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科教创新及健康管理的全面智慧化升级,并借鉴成功案例,推动医院数字化转型迈向深入。最后,金教授通过分享管理类应用智能体、医技应用智能体与临床应用智能平台的案例经验,使智慧化未来医院建设更加具象化。


随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丁克峰以《智慧化未来医院建设——浙大二院探索与实践》作主题报告。丁院长表明,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医院,浙二智慧医院建设紧扣世界一流目标,聚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努力缩短与国际顶尖医院的信息化差距。智能手术室、全病程管理等举措大大提升了医疗效率,5G技术革新诊疗体系也在重大事件以及疫情期间展现出了独特价值。与此同时,医院正推进信息技术与医疗深度融合,如AI辅助病历书写,致力于将传统信息系统与人工智能结合,并规划多院区扩展,全力推进未来医院建设国际化进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昕作主题报告《未来医院邵医建设实践》。黄昕书记从医疗、服务以及管理三个维度分享了邵逸夫医院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及显著成果。他指出, “互联网+”医疗服务和区块链的引入,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智慧医疗方面,AI的运用提升了医生的决策能力和患者的就医体验;智慧服务方面,全程手机化管理的实现,优化了体检和病房服务;智慧管理方面,通过集成指挥系统和智能化能源管理,医院的运营效率得到了提升。未来,医院将继续利用先进技术和数据提升诊治能力,同时注重绿色环保和居家养老服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周庆利围绕《智慧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从保障力、增值力和创新力三个方面对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进行了详细阐述。周院长强调,医院发展全周期管理的主旋律是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及控费降本,着重于挖掘医院“新质生产力”潜力,以此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增值力与创新力。首先,提升保障力需要新基础设施的支持,包括高性能数据中心和超算中心,以支撑全天候的医疗服务和大数据应用,同时强化数据治理以提高人工智能应用的效果。其次,增值力的提升涉及创新管理模式和精细化专科能力评价,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服务质量。最后,创新力的提升体现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上,包括开发先进的电子病历系统和智能药品追溯系统,以实现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综合来看,通过这些措施,医院可以在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技术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最后,杭州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诸靖宇以《中医未来医院的探索与实践》作主题报告,诸院长强调,中医院未来医院的建设,应注重发展优质高效的新医疗和连续便捷的新服务。他指出,杭州市中医院通过“中医+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创建“大数据AI一体化中药药事管理新范式”,在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与诊疗效率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医院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及5G技术,应用于中医诊疗全链条:诊前利用数据分析辅助初步诊断,融入中医辨证,提升诊前诊断效率;诊中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数字化健康教育平台,优化诊中服务;诊后引入中医循证医学随访系统,进行患者健康评估和治疗效果监测,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


       在经验推荐环节中,来自衢州市人民医院、新昌县人民医院、三门县人民医院的书记院长,分别就“智慧化未来医院建设”这一主题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思考。


衢州市人民医院院长叶金林分享了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成果,主要聚焦于智慧管理、智慧医疗、智慧服务三大领域,并围绕“最多跑一次”政策进行创新探索。叶院长指出,医院以5G覆盖、物联网等技术为载体,通过“无感就医”简化了医疗支付流程,优化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也通过“智慧手术室管理”提升了医疗安全和质量。


新昌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姚灿珍表示,医院通过投资数字孪生(BIM)、物联网技术、数字化手术室和智能化物流系统,实现了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这不仅提升了后勤管理效率、患者就医体验,还极大地促进了医疗教育和手术质量控制。姚书记强调,将持续探索并与顶尖机构合作,深化数字医疗技术的应用,以科技驱动医疗服务的持续优化。


三门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罗莹莹分享了智慧医院建设过程的“破壁”和“织网”这两大工程。前者通过打通科室与医院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连贯性,包括院前预约、院内诊疗信息共享及远程会诊等,极大地方便了基层患者的就医体验。后者通过构建四张网——急救、检验检查、药事管理和慢病管理网,整合了急救资源、共享检验中心、同质化药事管理以及慢病管理,推动了医疗服务的高效运转。


圆桌会的最后,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处处长刘小舟对本次主题会议进行总结,分享了关于未来医院建设方面的独到见解。首先,数字健康新基建是未来医院的基础,这些基础设施将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医疗设备的智能化应用。其次,医学人工智能,如大模型和安诊儿,在数据分析和医疗辅助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可提升医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率。最后,未来医院需要实现数字与实体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是数字化或信息系统的建设,更是建筑、设备与数字化的全面整合,以推动医疗、服务和管理的全面创新。


圆桌会议聚焦于“智慧化未来医院建设”核心议题,汇聚了书记与院长的真知灼见。会议不仅解锁了未来医院建设的前沿视角,还深入剖析了实践中的创新成就与宝贵经验。这些深度交流为我们铺设了一条清晰的路径,指引着医疗体系向智慧化稳步转型。我们坚信,通过持续的探索合作,智慧化医院将成为现实,极大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广泛惠及患者群体。


上一篇:浙江省医院协会举办2024年第四期医院书记院长圆桌会 下一篇:浙江省医院协会2024年第五期“走进协会·有请主委”活动在杭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