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医院协会成功举办2023年第一期医院书记院长圆桌会
3月22日下午,浙江省医院协会在温州瑞安市人民医院成功举办了2023年第一期“医院书记院长圆桌会”。会议以“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为主题,邀请全省约60位相关医院的书记、院长到场开展分享、讨论,旨在进一步发挥协会品牌活动之一的“医院书记院长圆桌会”平台优势,推进党和国家关于建好县级医院有关战略落地落实,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发挥县域医疗体系中枢作用。本次圆桌会由浙江省医院协会、新华网浙江分公司共同主办,由温州瑞安市人民医院承办。会议通过新华网进行线上同步直播,会议结束当天观看量达到103.5万。新华网客户端分别以《浙江多地县级医院大力推动提档升级,致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浙江2023年第一期医院书记院长圆桌会于浙江温州举办》对本次书记院长圆桌会进行深度报道,阅读量高达275万人次。 浙江省医院协会会长马伟杭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县域医疗服务的龙头,县级医院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央到地方最为重视、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从国家“千县工程”发展大计,到浙江关于推进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战略部署,都充分说明做强县级医院是深化医改的要求,是深化分级诊疗制度的要求,也是做实医共体建设工作的要求,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共同富裕,事关时代使命,意义重大。 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浙江省医院协会副会长郑云蒸在讲话中提到,如何更好贯彻国家政策明确的各项高质量发展要求和评价指标,持续巩固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应该是在座每一位书记、院长要迫切思考的时代命题,只有定位中长期目标规划,不断提高临床服务能力,应用更科学、更先进、更高效的管理工具,实现生存的同时谋求高质量发展,才是持续推动区域内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高质量发展有效举措。 在随后的书记院长主题报告环节中,来自浙江各家县级医院代表就各自在硬件基础提升、技术能力攀登、人才学科提质、管理运行高效、数“智”医院培优等方面特色优势进行了经验分享。 瑞安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杜文君围绕《资源整合一张“网”开放共享一张“单”》,详细介绍医院五大共享中心运行方法,一是统一机制、统一标准,实现结果一张单;二是基层检查,中心远程诊断,上下联动,实现业务一盘棋;三是双向转诊资源一张网,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医院五大资源共享中心的建设,为区域老百姓提供更为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更为老百姓家门口好看病、看的好病创造了有利条件。 东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浙江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吕忠以《提升临床诊疗服务能力,高水平打造区域医疗中心》为题,介绍医院推进高质量发展面临县域缺人才、技术定位难、县级医院科研难的三大困境,以及用“定战略、强支撑、重培训、提能力”四大举措从各方面去解决医院面临的两座大山、三大困难。并以高水平肿瘤诊疗建设经验为例,说明医院一定要以“技术优先、整合发展、精准诊治”促发展。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军政分享了《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出路与思路》,他认为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有发展思维,坚持专科强院;要有创新思维,坚持管理兴院;要有系统思维,坚持战略立院。同时医院把学科建设、专科建设、人才建设、技术创新建设、质量安全建设的联动推进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出路和根本核心,将“五环联动”系统、长期、全面地推进落实。 诸暨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超认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构建与提升》体制机制上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该院邀请专业部门研制医院“十四五”发展纲要,提出“1345”工程为统领的发展思路,“1”加县级智慧医院,患者、员工、党委政府“3”方满意,围绕技术、服务、管理、保障“4”个重点,人才兴院、创新强院、信息精院、制度护院、文化育院“5”条路径,为全院科学健康发展定好基调指明方向。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副院长冯济业以《骐骥十步:数字化改革助力县域龙头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题,主要通过以“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为抓手,结合浙江省医疗机构数字化改革的政策,分享医院在数字化改革方面具体实践经验和建设成效,并全力推动数字化改革持续发力,高效完成医院指令性任务,支撑“紧密型”医共体、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确保“浙里服务”重大应用等落地。 在经验推荐及采访谈论环节中,书记、院长们围绕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的目的意义、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着力点及路径举措展开讨论。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程建霞在经验推荐及采访讨论环节表示,她关注的着力点在于如何推进县域医疗资源整合,促进县域龙头医院建设。她认为,随着高水平医院的发展进入加速期,更好依托三甲医院对于县级医院的技术帮扶,对下面医共体分院进行辐射,从而打造优势学科、补齐弱势学科和紧缺学科,让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长兴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孙海明在采访讨论中指出,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不仅仅有利于医共体的建设,更加有利于群众的就医获得感以及幸福感的提升。他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医院创伤中心建设“一个区域、两个连接、三个团队”的内容和做法,以及经过4-5年的努力,医院在创伤急诊救治方面所取得的明显成效。 江山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伟华认为,地处浙西边陲的江山市把县级医院建设成为三省边境县域医疗中心,将对优化地域营商环境、提升经济发展指数,提高区域医疗服务水平,保障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三个层面形成重大积极影响。 普陀医院党委书记邵伟强调,高水平医院建设要和建设海岛的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山海提升工程,把医共体和医联体“双体”打通,让省里的专家直接到海岛为海岛人民服务;以“共富方舟”为载体,打通海岛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使海岛的老百姓真正获益。 青田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吴吕伟针对县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分享体会。把人才工程作为医院抓基础谋长远的大事,拓宽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医院制定了培养学科带头人和管理团队的“青峰”计划,实行逐步进阶的培养模式,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注重人才团队的匹配性。 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孙军浩、平阳县人民医院院长李先锋、德清县武康健保集团人民医院院长赵伟平分别就主持人提出的县级医院在“高端人才难引入”、“内部培养缺高度”、“基层岗位难胜任”三个痛点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分享所在医院提高人才留用和医生培养上的经验。 最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浙江省医院协会副会长褚茂平在总结点评中表示,各县级医院书记院长围绕高水平打造区域医疗中心、资源整合开放共享、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等问题作了极为精彩的发言。他讲到:“在全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赛场上,我们浙江县级医院梯队应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争当“健康中国”建设先行的实践者,勇当健康共富服务坚实的排头兵,甘当人民群众的健康可靠守门人。” 随着《关于推进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的实施意见》不断落地深化,我们相信,医疗改革的暖风将吹遍浙江大地,县级医院提升发展的机遇不断增多,空间不断扩充,县级医院将为推进医疗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为构筑更高能级的共同富裕公共服务保障圈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省医院协会秘书长梁立强,副秘书长周建新、项海青参加本次会议。